>0< 但是,美國歷屆總統卻處于有打伊朗的想法,又不敢將打伊朗的計劃付諸于實施的“矛盾狀態”,只能對伊朗展開變本加厲的經濟制裁。伊朗和美國始終處于戰爭邊緣的“此后伊朗溫和派和強硬派先后上臺,伊朗國內溫和派有要與美國和解的意愿,美國并不想和解,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從東西兩面威脅了伊朗的國際安全,但
最后,伊朗國內遠遠比伊拉克團結。伊朗國內宗教領袖的威望很大,對民眾的影響力也大。美國的外部壓力不僅沒能壓垮伊朗民眾,反倒是進一步促進了國內民眾的團結。而美國發動戰爭的一般若是與伊朗交戰,美國無法將戰爭控制在短期內結束,這就意味著美國將要拿出大筆資金用來維持與伊朗的戰爭,并且還只能打壓、遏制伊朗的發展速度,并不太可能就此將伊朗拿下。由此,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游行。聯軍占領伊拉克初期,由于結束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受到伊拉克民眾的廣泛薩達姆塑像被推翻歡迎。美軍進入在通貨膨脹、貧富差距很大,腐敗盛行的背景下,要對美國和以色列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話,肯定會落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場!對于伊朗來說,這是不劃算的!而且以色列對誰殺死法赫里
如今美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有關設施下手,顯然針對的目標不止一個。眾所周知,伊朗支持的是敘利亞政府軍,而美國則支持“敘利亞民主軍”這一反對派武裝部隊。沒有人能踩了獅子尾巴,還能全身而退,與伊朗開戰,將引發全面戰爭。美伊和平共處是世界和平的和平之母,而與伊朗開戰是一切的戰爭之源。伊朗的圣城部隊指揮官則更直接的警告特朗普:
當地時間11月4日,上萬名伊朗民眾自發來到首都德黑蘭的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舊址前舉行反美集會,以紀念占領美國大使館43周年。伊朗總統萊希在集會現場發表講話表示,美國在許多戰爭和流血事件中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本世紀初。從80年代末開始,蘇聯急劇衰落,并最終解體,而美國又發動了兩次伊拉克戰爭,這一階段,美國依然保持對伊朗的制裁。這看上去有些奇怪。畢竟兩伊是仇敵,既